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台灣前輩畫家 黃君璧 水墨加彩 松谿論古圖






畫框尺寸96.7cm*60.5cm,畫心尺寸61cm*39.5cm。


畫家簡介

  黃君璧(1898~1991)

  黃君璧原名韞之,號君璧,廣東南海祿舟人,中國著名畫家。與溥心畬、張大千以「渡海三家」齊名。曾指導蔣宋美齡山水畫。

  年少時就讀於家中的私館,後於民國八年(1919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喜觀賞、收藏字畫。17歲時拜李瑤屏為師習畫,民國十年(1921年)經李瑤屏推薦,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開始繪畫教學之路。


  民國十一年(1922年)於楚庭美術院研究西畫。民國十六年(1927年)又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任徐悲鴻主持的中央大學美術系教授,兩人共同執教長達11年。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遷居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主任。多次在臺北市、加拿大、美國、新加坡、南韓舉辦個人畫展。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獲紐約聖若望大學學質獎章。

擅長畫山水,傳統功底深厚,經歷了現代中國畫的繼承、演變、革新的過程。他從學中國畫之日起就兼學西畫,是一位兼通西畫的中國畫家,西方藝術界稱其為「中國新古典派」。


  黃君璧曾撰〈畫人應有修養〉一文,文中將繪畫分成三個階段:師承時期,師法自然時期,熟能生巧時期。對應其創作歷程,於前兩段時期用功極深,臨寫前代名家作品,又重寫生,遍游海內外山水勝跡,博採眾長,故筆墨功力深厚。主張西為中用,認為有西畫基礎,畫面才有透視感,景深遠、層次豐富,也成為其畫作特色。


  他的繪畫作品以山水作品最為出色,結構謹嚴,取山川雲水之生意,所作大瀑布洶湧奔騰,氣勢撼人;「白雲」和「飛瀑」是運用最多的題材,其「白雲瀑布」之絕妙,有「一代宗師」美譽。居所兼畫室自命名為「白雲堂」,於1942年啟用,緣因紀念慈母,取「白雲思親」之意。黃君璧長期作育英才無數,門生亦有自稱「白雲堂門人」。


  早期所畫瀑布以線條為主,作畫不特意打稿,但線條流暢,一氣呵成;中期的瀑布多呈湧動狀,聽似有聲;畫雲則雲隨風動。識者認為其作品早期逸秀、中期蒼健、晚期雄壯,確為的論。出版有《黃君璧畫集》、《黃君璧書畫集》、《黃君璧作品選集》、《白雲堂藏畫》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