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清 福建畫家 謝琯樵 水墨 幽思圖






此件畫框尺寸60cm*163cm,畫心尺寸41.5cm*128.5cm

畫家簡介
 

謝琯樵(1811~1864)
 
  謝琯樵,福建詔安人,名穎蘇,初字采山,三十歲以後字琯樵,別署琯城山樵,號北溪魚隱、嬾雲山人、書畫禪等。父聲鶴,曾以舉人官仙游縣學訓導。琯樵與諸童受業,三年而畢群經。少負奇氣,善技擊劍術,喜談兵,工詩文,精書畫,尤長於水墨蘭竹花鳥。嘗訪八閩名家高體華於榕城宜秋山館,並觀其作畫;復得飽覽石顛之豐富收藏,其藝乃大進。嗣後北遊江浙,期年而還。
 
  迨咸豐四年(1854)臺廈道徐宗幹右遷福建按察使,聘主幕府,營墨香山館優款之。七年二月臺灣兵備道裕鐸邀佐文案,遂東渡來臺,寓道署東廳。八年,孔昭慈接任,辭去。富紳莊雅橋延至其家,數月再主磚橋吳家。旋寓海東書院,舉人吳尚霑從之學畫,數月而酷似。繼而受聘板橋林本源家,與呂世宜、葉東谷、陳南金等同為幕賓,日夕與主人林國華等臨擬法書、評鑑圖繪、摩挲金石,講解詩文,至為悠閒雅致。繼而因事觸怒另一居停主人國華弟林國芳,國芳將對其不利,乃避往泉人聚居之艋舺青山宮,以字畫維生,生活清苦。後偶遇霧峰林家主人林文察,兩人一見如故,文察乃聘其回霧峰,待以幕賓之禮。
 
  同治三年(1864)四月,提督林文察奉朝命帶台勇內渡以平太平軍之亂。琯樵感於知遇,堅意相隨。十二月,文察陣歿於漳州萬松關。琯樵方飯,聞報,投箸起,策馬掠陣,亦歿。琯樵詩書畫三絕,於三台藝苑,頗著令譽。其詩宗唐人,得味外之味;書法顏、米,亦蒼勁絕俗;畫師陳白陽、華秋岳,筆致高猖,氣韻深厚。其遺作留存臺灣最多,福州次之。乙未割臺後,日人喜其書畫搖曳空靈,清虛脫俗,大半搜求而去。現存於世者,為數無幾。子右秋,民初曾任福建東山縣知事。(張子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