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吳昌碩畫作鑒定的要點




吳昌碩畫作鑒定的要點 
 
  ◆吳昌碩畫梅,早期多為水墨,晚期多為著色,早期梅花枝桿氤氳有,蒼勁不足,晚期行筆辛辣,蒼潤相濟。



  ◆吳昌碩在繼承前人畫荷的基礎上,長於粗筆大抹,不求形似,水墨氤氳。


  ◆吳昌碩在中年畫菊的花瓣為雙鉤,晚年時出現「雙鉤瓣」和「點瓣」兩種。


  ◆吳昌碩畫籐本植物主要以「籐蘿、葫蘆、葡萄」為最多,基本以「草篆之法」而為之。

  ◆吳昌碩的楷書有三個主要特點:

  一、所書楷書多為小楷;二、楷書面貌有館閣體、鐘繇和魏碑;三、楷書多見於早、中期。


  ◆吳昌碩畫巨石的特點:早期風格未脫八大,中晚期已自成一派,中鋒用筆,柔中有剛。


  ◆吳昌碩在中年畫蘭基本上有三種風格:寫意,工中帶寫和寫中帶工。


  ◆吳昌碩晚年畫菊,在布局方面有「馗肩」現象,用筆方面更為辛辣、蒼虯,系以作篆之法而為主。


   ◆吳昌碩在畫籐本花卉的虯枝或梅花圈點時,以石鼓文的結體與筆勢作畫,筆力渾古,達到「畫氣不畫形」的境界。


  ◆在吳昌碩人物畫中,王一亭為其代筆最多,故有「王畫吳款」之說。王一亭喜用「硬毫」,吳昌碩則用「羊毫」;王一亭是「以硬寫柔,筆勢剛峭」,吳昌碩則「以柔寫昜剛,金石情味畢現」。但在筆線和水墨的深度和內蘊上,吳勝於王,更具韻味。


  ◆吳昌碩早年所落書款,書體多用楷書,學於鐘繇,又兼帶行筆;也並用行書和篆書。而69歲之後,書款幾乎全用行書。


  ◆分析鑒別吳昌碩的作品可從四個角度考慮:一、詩、書、畫、印融為一體;二、苦鐵畫氣不畫形;三、以篆籀之法入畫;四、用筆風格重厚、樸拙、大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