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清 陳枚 藍底描金 騎象觀音圖





 
 
 
 
捲軸尺寸77.2cm*108.5cm,畫心尺寸63.2cm*130cm
 


 畫家簡介


郭陳枚,清代畫家,生卒年不詳。

  字載東,號殿掄,晚號枝窩頭陀,婁縣(上海松江)人,陳桐(字石生,號筠亭)弟,生卒年不詳。曾與兄北上同寓京師,終日臨摹宋、元名跡,畫院待詔小陳相公見其畫,遂成莫逆之交,並荐於朝。

  陳枚畫初學宋人,折衷於唐寅,參以西洋法,能於寸紙尺縑,圖群山萬壑,以顯微鏡照之,峰巒林木,屋宇橋樑,往來人物,色色俱備,其用筆之妙,與巨幅同。雍正四年(1726)以供奉內廷勞,賞內務府掌義司員外郎銜。乾隆元年(1736)與孫祜等同繪清明上河圖,乾隆七年(1742)嘗作鴉飛馬健圖。 

  雍正四年(1726)供奉內廷,賞內務府掌儀司員外郎銜。其畫道統功力較深,受宮廷畫派影響並參用西法,能於寸紙尺縑圖群山萬壑,所作以放大鏡照之,峰巒林木、屋宇橋樑、往來人物皆色色俱備,用筆之妙可與巨幅同。畫跡有乾隆元年(1736)與孫  、金昆、戴洪、程志道等五人同繪《清明上河圖》卷,五年與丁雲鵬、孫  等六人合作《慶豐圖》卷,九年又合作《丹台春曉圖》卷,皆著錄於《石渠寶笈》。   

傳世作品有雍正六年(1728)作《寒林圖》軸、九年(1731)作《山水圖》軸、乾隆七年(1742)作《古樹鴉集圖》軸著錄於《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雍正八年(1730)作《寒林覓句圖》軸、乾隆三年(1738)作《月漫清游圖冊》(十二開)藏故宮博物院;另有《四時佳興圖》冊等。後傷目居杭州西溪以終。弟陳桓,字岱門,號破瓢、石鶴,能詩亦精繪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