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心尺寸36cm*132.8cm。
畫家簡介
朱耷(1625年~1705年)
明末清初的水墨畫家主要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時常臨摹古人的「正統派」,這些畫家多半生活較富裕、官運較順,例如清初「四王」-王翬、王鑑、王時敏、王原祁,他們的圖較受到貴族的賞識及喜好;另一種則是較注重抒發畫家自己的個性,可稱做「個性派」或「獨創派」,他們大多是效忠明朝的人,明朝滅亡後,不願意和清朝政府合作,於是出家或隱居,如「四大畫僧」-石濤、八大山人、弘仁、髡殘,本篇主角就是四大畫僧之一。
朱耷生於1625年,又名「雪箇」,自號八大山人,祖父、父親都是畫家。本來是明朝的貴族,後來明朝滅亡,二十歲的他不願效忠清朝,為了逃避政治迫害,於是出家當和尚,後來還俗又曾做過「道士」。也許是亡國後腦子受到很大的刺激,所以常常瘋瘋癲癲,莫名哭笑;或突然很沉默,什麼都不說。後來他在自己門上寫了一個「啞」字,從此再也沒開過口;但最大的可能性,該是為逃避清政府的傷害而故意裝啞、裝瘋賣傻。
他題在畫上的總是「八大山人」四個字,這個稱號十分奇特,因為將「八大」二字連寫,看起來有點像「哭」字,又有點像「笑」字;而將「山人」二字連寫,看起來則像「之」字,是「哭之」?或是「笑之」?可以看出他在故國淪亡後痛苦悽楚的心情,及對清朝政府的不屑,心情複雜到「哭笑不得」。另一種解釋則是-他對清朝政府迫害明朝遺民的做法感到哭笑不得。
明末清初的水墨畫家主要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時常臨摹古人的「正統派」,這些畫家多半生活較富裕、官運較順,例如清初「四王」-王翬、王鑑、王時敏、王原祁,他們的圖較受到貴族的賞識及喜好;另一種則是較注重抒發畫家自己的個性,可稱做「個性派」或「獨創派」,他們大多是效忠明朝的人,明朝滅亡後,不願意和清朝政府合作,於是出家或隱居,如「四大畫僧」-石濤、八大山人、弘仁、髡殘,本篇主角就是四大畫僧之一。
朱耷生於1625年,又名「雪箇」,自號八大山人,祖父、父親都是畫家。本來是明朝的貴族,後來明朝滅亡,二十歲的他不願效忠清朝,為了逃避政治迫害,於是出家當和尚,後來還俗又曾做過「道士」。也許是亡國後腦子受到很大的刺激,所以常常瘋瘋癲癲,莫名哭笑;或突然很沉默,什麼都不說。後來他在自己門上寫了一個「啞」字,從此再也沒開過口;但最大的可能性,該是為逃避清政府的傷害而故意裝啞、裝瘋賣傻。
他題在畫上的總是「八大山人」四個字,這個稱號十分奇特,因為將「八大」二字連寫,看起來有點像「哭」字,又有點像「笑」字;而將「山人」二字連寫,看起來則像「之」字,是「哭之」?或是「笑之」?可以看出他在故國淪亡後痛苦悽楚的心情,及對清朝政府的不屑,心情複雜到「哭笑不得」。另一種解釋則是-他對清朝政府迫害明朝遺民的做法感到哭笑不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