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日治時期 台中文獻 黃海泉 書法 忠孝長幅



 
 
 
畫心尺寸135.7cm*68cm。
 

 畫家簡介
 
 
黃海泉(1879~1994)

  黃海泉,梧棲鎮中和里人,生於明治30年(1879)5月20日,卒於民國83年6月25日。父黃良能,于咸豐年間,隨其伯父黃超敬遠從金門前來梧棲,開設中醫藥鋪及藥材批發生意,黃良能悉心學習多年後,自立「福川堂」中藥鋪,從此落地生根,海泉耳濡目染,精通歧黃之術。18歲,父親過世,海泉即肩負起福川堂家業。

  海泉幼年曾入私塾學習漢文,9歲就讀梧棲公學校。10餘歲時,對書畫產生濃厚興趣,初以臨摹各家入門,加上潛心研究,終於自成一格。其畫善以淡墨表現,舉凡山水、花鳥、人物,無不傳神;書法則樸雅飄逸,秀韻天成。作品曾參加新竹益增會臺灣書畫會十二回、十四回中日親善文化書畫展、台中縣地方美術展、縣立文化中心個展多次等,曾入選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屆全省美術展。民國78年,獲得台中縣十大資深傑出藝術家金穗獎。民國80年,以「墨梅」作品獲中國泉州藝術學院舉辦書畫展榮譽獎。民國82年,獲選為台中港第一屆十大傑出貢獻人士。書畫作品造詣高深,先後獲得大英博物館典藏「博愛」作品、縣文化中心典藏「禮運大同篇」、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典藏「四季頌」「松鶴圖」,及省立台中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其書畫作品。

  海泉熱心公益,曾任梧棲街協議會員、第五保(今中和里)保正、信用組合理事、台中縣黃姓宗親會名譽會長、國藥公會理事長、台中縣文獻會顧問等職,均全力以赴。尤其對對寺廟文化,更為投入,梧棲鎮朝元宮整建工作,在其精心設計下,無處不書,無壁不畫,古色古香,聞名全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