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清 張問陶 書法 朱紙七言對聯




 
 
 
 
畫心尺寸138.5cm*36cm
 


 畫家簡介
 
 
張問陶(1764~1814)

  張問陶,字仲冶,號船山,清代四川遂寧(今屬遂寧市)人,清初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鵬翮玄孫。生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五月二十七日。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嘉慶十年(1805),官江南道監察禦史;十四年(1809),改吏部驗封司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東萊州知府。十七年(1812),辭官。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逝於蘇州寓所。逾年歸葬故里兩河口祖塋(今四川省蓬溪縣金橋鄉翰林村兩河口)。其生平事蹟見《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傳》卷七二《文苑傳三》、胡傳淮《張問陶年譜》等文獻。

  張船山是清代乾嘉詩壇射雕手,亦是巴蜀元明清三代最有成就、最有影響、最有名氣的大詩人、書畫家。其詩論主張與袁枚相近,而其詩篇戛戛獨造,絕去依傍,大雅不群,別開境界,成就卓著,是一位獨立的大家。被譽爲“青蓮再世”、“太白少陵複出”。船山遍交宇內名士,一時名流如袁枚、趙翼、宋湘、洪亮吉、石韞玉、吳錫麒、法式善、孫星衍、梁同書、桂馥等,並相推重,心折其詩。其詩作流播海內外,日本商人願以高價相購,奉使來朝者皆以得其詩爲榮。朝鮮士人爭相傳抄,致使“朝鮮紙貴”。其天才踔厲,價重雞林。四海騷人,靡不傾仰。

  船山一生寫詩五千餘首,刪存三千餘首。有《船山詩草》二十卷、《船山詩草補遺》六卷傳世。從《船山詩草》問世至今近二百年來,尚無一部全面、系統、準確的《船山詩草全注》,給人們認識船山、瞭解船山、研究船山帶來了不便。故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呼籲組織專人編撰出版一部融彙《詩草》和《補遺》在內的,統一、完整的《船山詩草全注》,供學人使用,改變船山研究基礎薄弱的局面,將船山研究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