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清代皇室與鼻煙壺






  鼻煙是舶來品,而鼻煙壺卻是中西文化融合後的結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也漸漸東方化,成為了鼻煙壺。



  鼻煙是在密封的蠟丸中陳化數年以至幾十年後而成的,有黑紫、老黃、嫩黃等多種顏色,嗅之氣味醇厚、辛辣。但細分起來,鼻煙主要有酸、膻、糊、豆、甜五種味道。有時一種鼻煙共有數種味道,其中以辛酸者為佳。但即使辛酸者,辛酸之後,也還具有一種回味無窮的醇香。鼻煙的功效主要有提神明目,去疫辟邪、舒筋活血等,在社會交往中,它常被作為友誼的信使,還被作為祭神禮佛的信物。



  實際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往往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用不同的原材料來配制鼻煙的。例如法蘭西,拿破侖大帝也曾嗜鼻煙如命,他每月要耗費七磅鼻煙。法國的鼻煙配制一般采用美洲的煙草、鹽、蘇打、紅葡萄酒、奶油、糖漿、羅望子樹的果汁等原料。鼻煙的價格也正如現代的卷煙一樣,千差萬別。好的鼻煙,價格昂貴,一兩須白銀數十兩,但即使品級較低的鼻煙,也需要白銀數兩才能購得。鼻煙的種類也很多,我國自己生產的鼻煙,以「飛煙」和「鴨頭綠」為上,嗅之辛酸誘人。歐洲制作的鼻煙,則以「大金花」和「小金花」最著名,也是中國最願意進口的鼻煙,為了保持油性和味道,一般都用密封的玻璃瓶盛裝。由於鼻煙價格較高,普通百姓也時常自己配制鼻煙以滿足嗜好。



  在清代,宮廷是用煙大戶,上至皇帝、皇妃、親王、格格,下至平民百姓,幾乎人人都離不開鼻煙,正所謂軍民人等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煙。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的檔案記載,清代雍正年間,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曾不斷地進貢鼻煙。乾隆時期,上述三國以及英國、葡萄牙等國也頻頻把洋鼻煙進獻給清廷。而且,當時西洋各國的使臣和傳教士獻給中國皇帝的鼻煙不僅質地優良,包裝也很考究,多采用描金花大瓶裝煙,黃緞封口,再用木盒加鎖盛放;也有的直接用匣裝,匣外飾名稱、生產廠家和注冊商標等。皇帝和皇后還經常把鼻煙當作賞賜用品,賞賜給蕃屬和王公大臣等。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皇帝六十大壽慶典時,嘉慶高興之餘,給正在寧壽宮閱是樓看戲的儀親王、成親王、慶郡王各兩瓶鼻煙,以下貝勒、內務府大臣、大學士、總督、將軍、總兵、巡撫、太監以及前來進壽的商人都賞有鼻煙。共賞賜了100多瓶,可見清宮需要鼻煙的數量是巨大的。



  為滿足皇室的需要,各地官員經常向朝廷進貢鼻煙,有時干脆直接從市場上購買進口的高級鼻煙進貢。以廣東官員進貢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所知最早的一分進單(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二十六日,廣東海關監督所子向朝廷進貢了8l項貢品。其中有:水晶鼻煙盒一個,玳瑁鼻煙盒一個,起花鐵鼻煙盒一個,瑪瑙鼻煙盒一個,蜜蠟鼻煙盒一個;另外還有鼻煙4瓶。雍正時期的進單約有500餘件,其中60件是廣東官員的進單。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二十六日,廣州左翼副都統兼管海關稅務加一級毛克明、廣東海關副監都戶部員外郎鄭伍賽進貢鼻煙4箱,內共24瓶。八月二十六日,又進貢鼻煙5箱。八月二十六日,廣東總督鄂彌達進貢鼻煙一箱。八月二十九日,廣東巡撫楊永斌進貢洋鼻煙9瓶。雍正以後,各地繼續進貢鼻煙,粵海關形成了一年進貢二次、一次2箱(八大瓶)鼻煙的定例,直到清末。



  由於鼻煙壺的特殊作用,有人便以此為敲門磚。同治年間,有一個小官吏為了在宮中能謀得一個更好的官位,不惜重金,從歐洲購進了一件紅寶石鼻煙壺和一件藍寶石鼻煙壺。當時正是西太后實權在握,東太后不管事,小官吏以為紅寶石更為貴重,於是便把紅寶石鼻煙壺獻給了西太后,把藍寶石鼻煙壺獻給了東太后。哪知西太后認為藍寶石才是最難得的,小官吏把藍寶石送給了東太后,分明是不把她放在眼裡。結果那位可憐的小官吏拍馬屁不成,反而被問罪。

 

  清宮中的節日非常多,如以除夕和元旦為主的年節、正月十五上元節、二月一日祭日、五月五日端午節、七夕、中秋節、九月九日登高節、冬至、萬壽節、千秋節以及生育、大婚等。每逢節日,必有筵宴,帝后要接受朝賀,這個時候,鼻煙壺便派上了大用場。為了滿足各種節令對鼻煙壺的需要,清朝的皇帝每每在節令之前,命令清官造辦處制造鼻煙壺,這在清宮造辦處檔案中,時有記錄。如:雍正六年(1728年)五月初四日,為端陽節專門制作了杏式琺琅鼻煙壺;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十四日,造辦處牙作為端陽節做了60個鼻煙壺象牙匙;中秋節前夕,玻璃廠制作了鼻煙壺;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委署司庫石美玉將年節備用的鼻煙壺80個交造辦處牙作,要求配做象牙匙,五天後這80個象牙匙做成。



  清代帝王對鼻煙壺的推崇,促進鼻煙壺藝術的發展,不僅眾多的王公大臣玩賞搜集,一些商賈大戶也不惜血本,尋找能工巧匠制作鼻煙壺,使鼻煙壺的品種和工藝不斷翻新。玩賞精致的鼻煙壺成為社會時尚,鼻煙壺成為人際交往的貴重禮品、求人辦事的行賄物品、對外交往中的饋贈品、帝王的重要賞賜品。據有關資料統計,有清一代進口鼻煙壺2萬多個,生產鼻煙壺6萬多個。僅抄和坤府邸時就抄出鼻煙壺3000多個。



  中國的鼻煙壺歷來為藝術品收藏家所喜愛。隨著需求的不斷擴大,藝術品市場上的鼻煙壺日益成為收藏者矚目的焦點。一些經營中國古代文物和藝術品公司、商行也都看好鼻煙壺,有一些拍賣組織進行專門的中國鼻煙壺拍賣,在鼻煙壺收藏界推波助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